相关链接
Copyright © 湖南郴州旅游景点特色美食网 沪ICP备2024074444号-5
2024-11-30
永兴县地处湖南省东南部、郴州市北陲,位于东经 112°43′~113°35′,北纬 25°54′~26°29′之间。县域土地总面积为 1979.4 平方公里,东西长 90 公里,南北宽 56 公里。县境北接耒阳市,南连苏仙区,东北与安仁县、东南与资兴市、西南与桂阳县毗邻。县城距省会长沙 280 千米,距郴州市 40 千米。
永兴县地貌似蚕形,东部多山,西部以丘陵为主,中部丘陵及河谷平地间布,便江、永乐江横贯县境。山地占全县面积 28.6%,海拔 300 - 800 米;丘陵、岗地占全县面积 53.36%,海拔 500 - 300 米以下;河谷平地占全县 14.99%。
永兴县属中亚热带大陆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平均气温 17.6℃,年平均日照时数 1625.2 小时,照率 37.0%。全年无霜期 307 天。年平均降雨量 1417.0mm,最大达 1986.8mm,最小的 915.9mm。光、热条件配合基本同季。
永兴县内有大小河流 149 条,其中控制流域面积在 10 平方公里以上的有 53 条,年平均径流总量为 15.45 亿立方米,分为便江水系和永乐江水系。便江水系,流域面积 1444.8 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 73.2%;永乐江水系,流域面积 531.2 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 26.8%。县内各河流水质均为软水,适合农田灌溉和工业用水;地下水质类型以重碳酸钙镁型为主,其次是重碳酸钾,矿化度较低,利于作饮用水。永兴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为 11.32 万千瓦,年水电发电量约 2.3 亿度,是全国重点电气化县之一。
永兴县辖 10 镇 4 乡 2 街道办事处,2023 年户籍总人口 68.31 万人,系黄克诚大将的故乡。2023 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 398.1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 8.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40.3 亿元,增长 4.3%;第二产业增加值 149.1 亿元,增长 8.9%;第三产业增加值 208.7 亿元,增长 3.5%。结构调整不断优化,全县三次产业结构比为 10.1:37.5:52.4,其中第三产业比重比上年提高。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71599 元。
在农业方面,2023 全县粮食种植面积 46.720 千公顷,比上年增长 2.98%;油料种植面积 15.466 千公顷,蔬菜种植面积 16.6 千公顷,增长 7.7%;烤烟种植面积 3.486 千公顷,比上年增长 14.4%。全年粮食总产量 27.81 万吨,增长 0.296%;油料产量 2.63 万吨,增长 4.3%;水果产量 7.83 万吨,比上年减产 33.83%;蔬菜产量 40 万吨。烤烟产量 0.557 万吨,增长 30.7%,收购烤烟 12.49 万担;出栏生猪 75 万头;出栏肉类总产量 56748.81 吨;禽蛋产量 6701 吨。全县共有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27 家,其中省级 4 家,市级 23 家。当前有县级以上合作示范社共 237 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 6 家、省级示范社 18 家、市级示范社共 38 家。有县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共 134 家,其中省级示范家庭农场 24 家,市级示范家庭农场共 62 家。全年开工各类水利工程 0.0392 万处,投入资金 5049 万元,完成水利工程土石方 30.2 万立方米。总用水量 2958.22 万立方米,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 3 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 0.1 万亩。2023 年创建了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 2 个、县级美丽乡村示范村 36 个;在西河乡村振兴示范带申报了美丽屋场 10 个。成功创建市级清洁乡村 108 个、宜居乡村 32 个,和美乡村 8 个、共富乡村 1 个,湘阴渡街道堡口村成功创建为 “第三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工业方面,全县工业增加值增长 9.0%,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 34.7%,对全县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 54.5%,拉动经济增长 3.1 个百分点。其中,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 10.7%,非公有制企业增加值增长 5.9%。规模工业中,从分类看,大中型工业增加值增长 17.8%,小型企业增加值增长 7.7%;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 11.5%,分行业看,采矿业增加值下降 8.6 %,制造业增加值增长 11.3%,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下降 11.4%。
在教育方面,2023 年全年财政投入教育支出 89135 万元。新增义务教育阶段学位 2705 个,普通高中学位 1700 个。全县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 100%,毕业生升学率 100%;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 100%,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 100%,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 93.2%。各类中等职业教育招生 1012 人,在校生 2874 人,毕业生 902 人;普通高中招生 5050 人,在校生 15558 人,毕业生 4245 人;初中招生 8646 人,在校生 26548 人,毕业生 8479 人;普通小学招生 5571 人,在校生 39985 人,毕业生 8714 人;特殊教育招生 19 人,在校生 155 人,毕业生 9 人。全县幼儿园在园幼儿 11146 人。各类民办学校 5 所,民办学校在校学生 10389 人。高考本科上线 2024 人。党支部 88 个,党员 1642 人。
永兴县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丰富。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 处,即侍郎坦摩崖石刻群、湘南起义旧址群 —— 板梁暴动夺枪旧址、板梁村古建筑群;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共 9 处,即观音岩寺、永兴县第九区苏维埃政府旧址(安福司关圣祠及纪念塔)、何昆故居、黄克诚故居增补点 — 黄氏宗祠、黄克诚故居、郴州古堡群 —— 金鹅寨、湘南工农兵代表会议旧址 — 太平寺、郴州古堡群 —— 桃李寨、仙水大屋(马氏官厅),另外还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18 处。馆藏文物 451 多件,其中国家 1 级文物 1 件,二级文物 11 件,三级文物 138 件。现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 4 个,即《永兴花鼓戏》《大布江拼布绣》《永兴县汉 “三侯” 祠重阳庙会》《银饰锻制技艺(郴州银饰锻制技艺)》;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1 个,即《永兴金银传统冶炼技艺》《永兴皮影戏》《高亭宴礼》《元宵倒灯》《永兴红薯酒传统酿造技艺》《端午节划龙舟(永兴塘门口西河龙舟赛)》《土法茶油榨制技艺》《江南七侠拳》《曾氏蛇伤疗法》《彭氏经络徒手火疗法》《烧鸡公制作技艺(永兴烧鸡公)》。永兴县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场馆年均免费开放 2800 小时以上,文化场馆免费开放共接待群众 70 万人次;县图书馆全年进馆总人次达 86 万,借阅总册次 12.6 万余册;县博物馆免费开放接待游客量 8.2 万余人次。2023 年开展 “湖南公共文化进村入户・戏曲进乡村” 文化惠民演出 90 余场。
永兴县交通便利,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国道 G107 和省道 S212 纵横境内,耒水上游的便江四季通航。
永兴县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以改善办学条件、强化队伍建设、提高教育质量、推进教育公平为重点,不断夯实基础。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性文件,促进教育资源的合理优化布局。成立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监督检查评估机制。落实 “三个增长” 要求,将义务教育经费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近八年来,共计投入资金 86993.5 万元,新建学校 3 所,改扩建学校 135 所,新增校舍面积、体育运动场馆面积、实验室、功能室等,新增教学仪器设备、图书、计算机,新增学位,化解大班额班级。按照 “乡镇自筹 50%、县财政引导奖补 50%” 的办法,将 103 所村小、教学点全部修缮一新。积极推进湖南省标准化学校建设试点县项目,投入 3.1 亿元,建成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 9 所,创建合格学校 130 所,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 113 所。投入 1.1 亿元,更新升级教育装备,成功创建湖南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县。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实施 “增员培优” 计划,补充新教师,编制出台《永兴县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6 - 2020 年)实施细则》,培训教师,被列为全省首批 “国培计划” 项目县、全省师德养成教育示范项目县,成立教师发展中心。加强学校 “领头人” 队伍建设,建立星级校长评选制度,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交流轮岗试点。加强人文关怀,提高教师待遇,设立乡镇教师工作补贴、边远山区教师津贴,实施教师安居工程。阳光办学、力促公平,让每一个孩子平等受教。县人大出台《关于加强农村寄宿制小学建设的决定》,全县每个乡镇都至少建有一所农村寄宿制小学,方便农村留守儿童就学,在各乡镇创建 “留守儿童之家” 示范点。推进 “全纳” 教育,创办九年一贯制特殊教育学校,残疾学生生活费全部纳入城市低保全额补助。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保障工作的意见》,安排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近入学。大力开展 “阳光办学”,严格执行义务教育阶段就近划片招生制度。加强管理、提升内涵,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对村小、教学点实行捆绑式一体化管理,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等活动,开辟德育基地,聘请法制副校长、校外德育辅导员,构建起学校、家庭、社会 “三位一体” 德育工作网络。秉持 “阅读立人” 目标,与公益组织开展战略合作,在全县大力推广阅读教育。
永兴县历史文化悠久,是一个文明古邑。有许多美丽的传说,神农氏尝百草,诸葛亮屯兵 “侯憩仙”,唐代大文豪韩愈驻足挥毫,大地理学家徐霞客探幽揽胜,大哲学家王船山游历唱和。永兴素有 “油茶之乡”、“煤炭之乡”、“冶炼之乡” 和 “华侨之乡” 的美称。
永兴县七普常住人口 53.85 万人,与 2010 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相比,10 年减少了 3.41 万人。2022 年末,全县常住人口为 53.21 万人,户籍人口是 68.6 万人。全县下辖 2 个街道、4 乡 10 镇,其中,便江街道七普常住人口最多,近 19 万人,马田镇第二,7 万多人,有 7 个街镇常住人口在 2 - 5 万人之间,有 3 个乡常住人口不足万人。全县七普常住人口超过 2 万人的街镇是:第一名,便江街道,七普常住人口 18.88 万人;第二名,马田镇,常住人口 7.3 万人;第三名,高亭司镇,常住人口 4.33 万人;第四名,湘阴渡街道,常住人口 3.36 万人;第五名,油麻镇,常住人口 2.73 万人;第六名,柏林镇,常住人口 2.66 万人;第七名,悦来镇,常住人口 2.16 万人;第八名,金龟镇,常住人口 2.1 万人;第九名,樟树镇,常住人口 2.07 万人。龙行市乡七普常住人口最少,只有 6893 人,排名全县垫底,其次是七甲乡,常住人口 8033 人。
便江风景区位于郴州永兴县境内,与注江风景区、龙王岭风景区、青山垅风景区连为一体,素有 “小漓江” 之称。
便江绵延百里,上接东江,下泻耒水,境内流域面积占永兴县总面积的 73.2%。两岸含秀吐绿,丹霞地貌遍布。侍郎坦、黄坦、黑坦、穿坦等景点点缀其间,景点众多,如九鼎山、十面鼓、千年古樟、雏鹰山、南天赤壁、象山、五里翠屏、侍郎坦、金龟献寿、御笔山、飞来石等。
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侍郎坦摩崖石刻群便位于便江北岸,因唐代韩愈泊舟于此而得名。侍郎坦是一个上覆下空依山傍水的红砂岩天然坦洞,坦高 12 米、宽 150 米、最深处 16 米,坦底连江。游者需泊舟入坦,拾级而上,经一处只能容一人蹲身而过的悬崖险道,方能进入一条长 15 米、宽 3 米不规则的石廊。石廊岩壁上尽是历代文人墨客的摩崖题刻。最醒目的是阴阳两幅 “昌黎经此”,阴幅如帛,阳幅似锦,笔迹相同,排列各异,行楷字体,遒劲有力。据考证为韩愈手迹,后人所刻,实是难得珍品。
安陵书院始于宋代,扩建于清雍正九年(1731 年)。郴州永兴古号安陵,故名。
安陵书院以苏州园林式古典建筑风格为基调,占地 75 余亩,建筑面积 8 万多平方米。书院卧波于便江风景秀丽的湖岛之中,若夫置身其中,恍如穿越时空,置身明清之苏州园林,山水人文,一脉相和。
书院内有假山飞瀑、文泉阁、烟波至爽厅、鸳鸯厅、虚白馆、云帆月舫、凌虚阁、枕江楼、梯云山房、知乐楼、留听轩、道古阁、寸心千里馆、明远楼、梵音入梦堂、西岭长霞居、春醉山房、采菊东篱堂、观沙洲白鹭楼、栖居别院、山月楼、半山精舍等建筑。树茂竹秀,廊桥迂回,碧池喷泉,绿坪如茵,名树古木遍布园内,亭、台、楼、榭、假山与之相映成辉。
讲学堂是书院内非常有特色的一处 “三进” 建筑群,沿岛的自然地形而建,栖于水面一角,既平静又高雅,讲学堂布以明式家俱,内有视频网络会议系统、网络接口、电脑投影及其它现代化设施,“既可三五知己闲谈,也可小组人员阔论”,更可最多容纳 150 人聆听大师授课。文泉阁一层为小型讲学、会议之用,二层为藏书 20 万册的藏书楼,所藏之书藉为文学、经济、古籍、商务等,藏书楼采用先进的管理系统保证书籍的保存和流通。知乐馆、枕江楼、梯云山房古朴、典雅、清悠,是私人休憩、静休之所。观沙洲白鹭楼可品尝本地风味佳肴,与良朋相聚,与家人同享,并可俯看上万只鸟栖息在沙洲。西岭长霞居、梵音入梦堂、春醉山房是贵宾休憩、静休之所。云帆月舫是画舫,可挥毫泼墨,书来画往。鸳鸯厅、虚白馆、水芳岩秀是三五知己品茗小聚之地。听橹阁可听琴品茗,听古琴,琴声悠悠,看湖水,半江瑟瑟半江红。
安陵书院倡扬中华文化之现代价值,以包容、精进之态,收藏种种珍贵典籍、智慧图书,并力行经济、文化、艺术之交流研讨,无论政者商贾、经济大家、文化贤达,但有所为者,均或邀呈创见,以济时用。书院每年邀请百名各界著名人士到永兴进行讲学交流,以及经济界和商界的人士进行投资考察,同国内外各种协会和慈善组织、非政府组织 (NGO) 开展各种有影响的社会公益活动;募集善款,关注慈善事业,出书助教助学,设贫寒学子奖学金,帮助年轻大学教授出书,为社会公益事业尽一份力。
安陵书院成为郴州人杰地灵、人文荟萃的重要象征,曾有 “北有岳麓、南有安陵之称”,独领风骚三百余年。在历史上,众多名流大儒曾在此讲学,如宋代的朱熹、范成大、韩愈、潘畴、宋若水、黄干,明代的王守仁、湛若水、蔡汝楠、邹守益等,清代左宗棠等。
龙王岭风景区东起城关镇,西至湘阴渡镇,绵延 20 千米。景区内有龙山湖、双桥秀湖、婆婆岩、蚂蟥坦、北院寺、北寨等 30 多个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整个景区有崖险、水秀、石奇、洞怪的特点。
龙王岭位于永兴县县城西边,坐落在湘阴渡镇、碧塘乡、城关镇境内,因山脉前头两座山峰耸立酷似龙角,山脉走向较长,酷似 “龙形”,因而得名为 “龙王岭”。山脉呈东西走向,大约 12 公里,前头 “龙角” 峰坐落在湘阴渡境内的胜利村,后头 “龙尾” 坐落在城关镇境内的观音崖下 “狮子” 石,面积大约 5000 亩。岭区水路交通便利,前有水路西河环绕,后有便江围绕,左侧有鲁永公路环绕,前有京珠高速公路横跨而过。
龙王岭中部山峰婆婆崖峰是全县的最高山峰之一,山峰有全县通信转播塔两座,有该县最深的神奇溶洞,据说与永兴县城观音崖下的 “狮子” 石相通。中部山脚下碧塘乡境内鬼斧神工的丹霞地貌,令人暇想连篇。岭区有郑家冲、双桥、坦下等四座 I 型水库。岭区山高林密,风景宜人。
这里不仅风景秀丽,网红打卡景点众多,既是人们休闲游玩,观光娱乐的好去处,也是观赏日出日落云海以及星空的极佳场所。自古以来,龙王岭以其神奇的地貌 —— 两座高耸的 “龙角” 峰成为该县的标志性山脉。前头两座 “龙角” 峰直指京珠高速永兴互通口,宛如一条苍龙,保护着永兴南来北往进出高速公路的过客,业已成为永兴县南大门的标志。
近年通过旅游开发,已初步构成了三大景区 (便江风景区、注江风景区、龙王岭风景区) 为重点,五条旅游线路 (即永兴县城──黄泥盐坦──青山垅风景区;永兴县城──便江──龙华山公园;永兴县城──观音岩──三侯寺;永兴县城──南国天池──双桥秀湖──油市金盆仙;永兴城──龙山洞农家乐休闲游) 为网络,以自然景观、名胜古迹为主要内容,以丹霞山水、宗教文化旅游为特色,以人文历史景观为点缀的永兴旅游产业雏形。
龙华山公园位于风景秀丽的便江河畔,距县城 3 千米,占地 4000 余亩,园内绿树丹崖奇洞幽深,景色迷人。
主要景点有永桥、黑坦龙华寺、黄坦大明寺、峰窝岩等。集秀、险、奇、幽于一体,是旅游观赏、猎奇度假、烧香拜佛的好地方。龙华寺所在的黑坦洞深 120 米,宽 80 米,高 40 米,据考证是中国丹霞地貌最深的坦洞,人称 “神仙古洞”。
观音岩地理位置独特,前临深潭,江心卧有狮石,岩庵嵌于峭壁,上顶石峰,后依石峰屏障,两侧岩石峥嵘,峰群竞秀,巍峨挺拔。尤其岩前的耒水之中,有一岩石突出水面,极似雄狮回头望月,更能增加神秘的色彩。
此殿筑于岩壁,高达三十米,楼分为九层。楼前临便江深渊,江心卧有雄狮;后依石峰屏障,两侧峰群竞秀,岩石峥嵘,岩口为一扇山门,上刻有 “观音岩” 三字,有对联是:“音容千古在,何处别问西天。观听四方岩,到此如临南海”。左门前有石像附壁;右是人工建筑的 “小南海”,第二层为 “佛阁殿”,有观音像,释迦牟尼像,三层以上的殿宇,全是雕梁画栋,重檐歇山式的屋顶,第七层岩壁小石洞中,有一块天然岩石,形如观音,故名观音岩,到了第八层,便可以登高远望,城廓山川,尽收眼底,与观音岩对峙的凤凰山半山腰上,有一形如和尚打坐的岩石,俗称 “石僧拜佛”。
观音岩内有一泉,水清甘美,冬暖夏凉。岩前是百舸争流,岩后则是绿树成荫,故观音岩历为永兴县游览胜地。
永兴县博物馆是了解永兴历史文化的最佳场所。馆内收藏了大量珍贵文物,涵盖了永兴县的历史沿革、民俗风情、自然资源等多个方面。博物馆的建筑风格独特,呈四合院平面型式,总占地面积 2293 平方米,总建筑使用面积为 1748 平方米。馆内展厅共设五个部分,二楼专设黄克城同志生平事迹陈列室,布展面积 280 平方米;一楼分设第一展室、第二展室、第三展室、第四展室,布展面积 960 平方米。
自 1998 年 10 月开放以来,永兴博物馆共接待了包括各级领导、海外侨胞、港澳同胞、外国朋友在内的游客共 10 余万人次。博物馆展厅展览全部免费向社会开放,游客参观免费,还免费开放宣传折页等资料,免费开放馆内 Wi-Fi 和观众互动体验设施,免费举办公益性讲座、展览、培训班、报告会等文化推广活动,免费开展送展下基层活动、博物馆流动课堂和各类公益社会教育活动。
地址为永兴县人民路 217 号人民公园内,服务电话 7541181。开放时间分季节有所不同,夏季工作日为 8:00 - 12:00,15:00 - 18:00,节假日为 9:00 - 11:30,15:00 - 17:30;冬季工作日为 8:00 - 12:00,14:30 - 17:30,节假日为 9:00 - 11:30,15:00 - 17:00。
龙潭国家森林公园作为永兴县的自然保护区,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公园内有多个瀑布和溪流,景色壮观,是徒步、露营、摄影的好去处。这里的自然风光秀丽,空气清新,为游客提供了一个亲近大自然的绝佳场所。
公园内的山水景观各具特色,瀑布如银练悬挂,溪流潺潺流淌,让人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在这里,游客可以尽情享受大自然的宁静与美丽,放松身心,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陶铸故居是永兴县的重要文化遗产,展示了伟大革命家和政治家陶铸的一生。陶铸同志 1908 年 1 月 16 日出生于湖南祁阳石洞源乡陶家湾,是我们党和国家卓越的领导人、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陶铸纪念馆所在地是中外闻名的千年胜境 —— 浯溪碑林风景名胜区,其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为一体,集历史文物与革命文物为一园,是进行历史唯物主义、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最好的课堂。陶铸纪念馆占地面积 1433 平方米,建筑面积 723 平方米,展厅面积为 429 平方米。座南向北,大门上首木刻金色字的横匾,为王任重同志题写的 “陶铸纪念馆” 馆名。入馆前厅正中安放陶铸半身铜像,基座铜版刻字 “心底无私天地宽” 为王首道手书。馆内展览内容分五个部分,生动形象地再现了陶铸光辉战斗的一生。
陶铸故居依山而建,座东向西,一正一横,为两层土木结构,旧居共 14 间,其中杂房 3 间,总建筑面积 625 平方米。1998 年,为纪念陶铸同志诞辰 90 周年,祁阳县委、县政府在其故居前建有陶铸陈列馆一座及亭子三座。2008 年陶铸同志诞辰 100 周年,县陶铸诞辰百周年纪念活动办公室及镇人民政府共同筹划,对陶铸故居进行了全面整修,按照原貌恢复了旧时故居特色。
碧塘乡古民居群是永兴县保存较为完好的古民居群落。这些古朴的建筑风格独特,见证了永兴的历史文化底蕴。古民居群中的建筑大多为传统的土木结构,两层居多,底层住人,二层堆放杂物。
在这里,游客可以感受古色古香的乡村风情,领略传统建筑的美学价值。古民居群周边环境优美,绿树成荫,与古朴的建筑相得益彰,构成了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
石壁寨是历史悠久的古寨,拥有丰富的军事遗迹和文物。这里曾是抗战时期的重要据点,见证了永兴县的抗战历史,游客可以在这里领略革命先烈的英勇精神。
寨内的军事遗迹保存较为完好,如城墙、堡垒等,让人仿佛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此外,石壁寨的自然风光也十分秀丽,周围山峦起伏,绿树成荫,为游客提供了一个既可以了解历史,又可以欣赏自然风光的好去处。
龙溪溶洞群是永兴县的自然奇观之一。这里拥有多个形态各异的溶洞,洞内景观奇特,钟乳石、石笋等地质景观琳琅满目,突出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游客可以在这里探秘地下世界,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溶洞内的灯光布置巧妙,将各种地质景观映衬得更加绚丽多彩,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幻般的世界。
板梁古村位于湖南省郴州市永兴县高亭乡境内,被誉为 “湘南第一村”。这里作为古村落,风景特色独具魅力,历史文化遗产价值极高。
古村历史久远,初建于宋末元初,强盛于明清时代,距今已有 600 多年历史。板梁古村是原金陵县的重要集镇,也是桂阳、耒阳、常宁往返的商埠之地。全村同姓同宗,属汉高祖刘邦后裔,聚族而居。
古村依山就势,规模宏大,村前视野开阔,小河绕村而下。三大古祠村前排列,古驿道穿村而过,石板路连通大街小巷。村前有七层古塔,进村有石板古桥,村内建有庙祠亭阁,旧私塾,还有古商街、古钱庄。360 多栋明清古建筑连绵成片,占地近 3 平方公里,至今保存完好。这些古民居栋栋雕梁画栋,飞檐翘角,尽显湘南建筑特色。无论是水磨青砖,还是门当户对,或者是砖雕、石雕、木雕,其工艺都十分精湛,让人叹为观止。
神龟石是天赐板梁古村的神物,有护村之神功,动态十足,惟妙惟肖。韵泉是板梁古村直饮泉,经化验含 17 种人体必需矿物质,属纯天然矿泉水,每分钟流量 10 多立方米,冬暖夏凉,四季喷涌不息。村北象鼻山悬崖上的望夫楼,小巧而奇特,登楼顶可望穿河溪和官道尽头。村口的镇龙塔建于清朝道光九年,塔为砖石结构,历经 170 多年完好无损。
永兴一线天位于便江风景区锦里村内,是神奇壮观的自然景观,被称为 “地球上最美的石灰岩溶洞之一”。它是全国丹霞地貌之珍品,长 356 米,高 50 余米,最宽处 1.2 米,最窄处 0.2 米,平均宽度不足 0.4 米,经专家认定,是中国最长最窄的一线天,被旅游界称之为 “天下第一缝”。
景区内有观景台、泰山压顶等景点。一线天两旁为悬崖峭壁、壁立千仞,壁上长满了年代久远的青苔,不时有水滴从绝壁上滴下来,让人望而生畏。光线从山顶绝壁上透下来,如同黑夜里点燃的一根蜡烛。整条通道仅限一人通过,最窄处,体型瘦小的人都要缩起肚皮才能通过。遇上雨天,一线天就会形成洞内雨奇景,刚开始下大雨的时候,洞内没有雨,雨水给山与峭壁挡住了,外面的雨停了,洞内躲雨的人则要快点出去,因为里面的雨开始下了。山上积的雨水沿着峭壁一路流淌下来,整条通道都是雨帘,犹如水帘洞一般。一线天进洞要侧身缩肚进去,出口时则要爬过一个山洞,身材矮小的人要坐在地上一路攀爬出来,身材高大的人则要四肢着地,爬着出来。
湖南长鹿国际生态旅游度假区位于郴州市永兴县便江镇银都大道与龙溪大道交汇处。这里提供绿色、环保的旅游体验。
度假区内自然风光优美,绿树成荫,空气清新。游客可以在这里尽情享受大自然的宁静与美丽,放松身心。同时,度假区还设有各种娱乐设施和活动,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无论是亲子游、家庭度假还是朋友聚会,都能在这里找到适合的游玩项目。
卧江狮石位于郴州市永兴县永兴大道荣裕国际新城北侧约 60 米。这块石头是由自然风化和侵蚀形成的,形状像一只蹲着的狮子,被誉为 “天下第一狮”。
卧江狮石作为自然形成的奇石,具有独特的形状和美誉。它静静地卧在江边,仿佛在守护着永兴这片美丽的土地。游客可以在这里欣赏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龙山湖是位于湖南省郴州市永兴县的一座美丽山水湖,周围环境优美,充满自然风光。这里交通便利,位置优越,无论是夏天还是秋天,都是游玩的好去处。
龙山湖是一个碧波浩渺的湖泊,山水环绕,林木葱郁,湖面开阔,波光粼粼。秋季,这里是欣赏自然风光,放松心情的理想场所。秋末时节,湖边的景色美不胜收,让人陶醉其中。夏天,很多人会选择来这里避暑,享受清凉。
据了解,龙山湖在当地也被称为龙山洞,是便江建电站后围堰而成的一个小湖。欣赏农家风光还是不错的,秋末摘冰糖橙时到这里来周末一日游也是个很好的选择。
便江龙华山旅游区位于郴州市永兴县沿江东路附近。这里拥有壮观的景色和富有历史文化的景点,非常适合老人游玩。
旅游区内山水秀丽,景色迷人。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景点相互映衬,让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这里的景点布局合理,道路平坦,老人可以轻松游览。漫步在旅游区内,仿佛置身于一幅美丽的画卷之中,让人流连忘返。
永兴县除了前面介绍的著名旅游景点之外,还有一些其他好玩的地方等待着游客去探索。
湖南永兴丹霞国家森林公园是一处自然风光秀丽的好去处。公园紧邻永兴县城,以丘陵、岗地地貌类型为主,丹霞地貌特色鲜明。这里受中亚热带山地型季风湿润气候影响,年平均气温为 17.7℃,四季分明,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公园内植被资源丰富,分布有植物 176 科、709 属、1309 种,其中包括伯乐树、南方红豆杉、银杏、水杉、水松等 5 种国家 Ⅰ 级重点保护植物,以及鹅掌楸、榉树、半枫荷、闽楠、樟树、花榈木、金荞麦、喜树、楠木、黄檗、任豆等 15 种国家 Ⅱ 级重点保护植物。
公园内的自然植被可以分为 5 个植被型组、10 个植被型、26 个群系。其中,常绿阔叶林是公园的主体,枝繁叶茂,浓荫蔽日,群落类型多样,树体浑圆,林冠连续,物种丰富,建群种明显,结构完整。主要有青冈栎林、苦槠林、樟树林等群系,群落内多古树,平均胸径约 30 厘米。乔木层以苦槠、樟树、山杜英等为主,伴生有笔罗子、枫香、腺叶桂樱、椤木石楠、小叶栎、桂花、小红栲、闽楠、白桂木等。灌木层主要由杜茎山、檵木、木姜子、油茶、白花苦灯笼、栀子、乌饭、山矾、岳麓连蕊茶、野漆等组成;草本层种类一般较为稀少,主要有鳞毛蕨、狗脊蕨、山麦冬等。层外植物有香花崖豆藤、流苏子、羊角藤、络石、尖叶清风藤、星毛冠盖藤等。
此外,公园内还有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其林冠郁茂、参差不齐,多呈波状起伏,因有落叶树种存在,加之季相变化明显,群落外貌色彩斑斓多样。这类林分在森林公园内有较大面积的次生林存在,调查中仅记载了南酸枣 + 苦槠林一个群系,优势种较为明显,在六合村和元木村存在较好的苦槠 + 红锥原生生态林,乔木层有南酸枣、红锥、和苦槠组成,伴生有杉木、中华石楠、木荷、日本杜英等;灌木层常见的有檵木、山莓、油茶、化香、木姜子、满山红、马银花、山矾、柃木等;草本层有野古草、铁芒萁、苔草等少数种类;层外植物主要有尖叶清风藤、流苏子、星毛冠盖藤等。
永兴县的景点丰富多彩,既有自然景观的壮美,又有历史文化的厚重。无论是喜欢自然风光的游客,还是对历史文化感兴趣的旅行者,都能在这里找到满足自己需求的景点。从便江风景区的 “小漓江” 风光,到安陵书院的文化底蕴,从龙王岭风景区的奇特景观,到龙华山公园的幽深奇洞,再到湖南永兴丹霞国家森林公园的丰富植被,永兴县的景点各具特色,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旅游画卷。
总的来说,永兴县是一个值得一游的地方,这里的景点不仅能让游客欣赏到美丽的自然风光,还能让游客了解到丰富的历史文化。无论是亲子游、家庭度假还是朋友聚会,永兴县都能为游客提供一个难忘的旅游体验。